张瑞峰:我的梦想在蔚蓝大海
作者:谢安琪 发布日期: 2020/01/06

在海洋学院的年轻科学家里,海洋化学方向的张瑞峰老师可以说是“出海小能手”。他每年平均有三个月的时间是在海上度过的,海洋对他来说就像是一个固定的栖息地,每年总有一段时间要到海上去。截至目前,他的累计出海时间已经达到了600天,经历的航次有20余个,足迹遍布除了印度洋以外的所有大洲和大洋。他的具体研究方向是痕量金属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以骨干身份参与了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973计划等,并主持或参与了多个面上、青年基金项目,组建了海洋学院洁净实验室。

缘梦:榜样引导,结缘海洋

张瑞峰本硕博均就读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虽然学校就在海边,但是他与海洋的接触并不多。真正让他彻底与海洋绑定在一起,要得益于2007年国家首次大规模的对高校在校博士生的公派培养项目。那一年,张瑞峰作为访问博士生进入麻省理工学院Edward Boyle实验室,师从这位海洋化学界的泰斗,主攻痕量金属及其同位素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Boyle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海洋地球化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系。

在美国访问期间,张瑞峰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海科考。这个航次从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出发,横跨大西洋停靠在西非佛得角,主要是调查研究在撒哈拉沙漠下风带的该片海域中的金属含量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实际上这次出海,张瑞峰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海洋科学工作者,而更像一个好奇的观光者。但是正是这一次出海,让他第一次想从事海洋相关的工作。

Boyle教授是这个航次的首席科学家。由于几个学生都是新手,船上所有的痕量金属的样品采集和过滤都由他亲自来做。Boyle教授从如何清洗用于痕量分析的小离心管开始,到洗瓶子、海水样品前处理、仪器分析,手把手地教着学生们。“实际上在大学阶段的我,称不上有什么真正的梦想和愿望,但自从我第一次出海见到那从未见过的深蓝,加上在Boyle教授的言传身教下耳濡目染,我就爱上了海洋这个学科,并且立志成为一名合格的海洋科研工作者。”

2009年,张瑞峰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访问博士生生涯告一段落。从厦门大学博士毕业之后,他进入到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在那里,他又一次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

张经院士是中国化学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领域中的著名专家学者。2010年张瑞峰第一次进入张院士的课题组。后来,他开始跟着张经院士一起走南极、闯北极。南极的野外调查充满危险,没有路,要么是不知深浅的积雪,要么是初融冻土的沼泽。每次张经院士都自发走在张瑞峰的前面,让他随着自己的脚步走,以确保张瑞峰的安全。那时他们每天徒步走冰川和沼泽几个小时,晚上过滤样品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继续爬雪山和过滤,如此反复。但是张经院士从来都身先士卒,自己挑最苦最累的活来做。

“我们出海前要带野外调查的设备和装水容器,怕他不同意就偷偷把重的装在自己背包,结果还是被张经老师发现并严肃的批评,直到把背包里的物件平分给他,他才满意。我跟张经老师都属鸡,比我大两轮的他总是显得更有精力,他对科研的热爱和严谨、全力以赴的态度,值得所有人学习。”

2015年8月,张瑞峰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说起加入学院的源动力,他直言是因为周朦院长。他与周院长结识于南海陆坡生态系统973项目,从开始申请项目到一起参加了三个南海陆坡的航次,他逐渐被周朦院长亲力亲为、乐观积极、勇于担当的个人魅力所折服。每次和周朦院长一起出海,张瑞峰都感觉自己收获特别大,他用了三个“总是”来概括。

“跟周老师出海总是能学到新的知识,大到航次的设计、如何操作仪器,小到如何克服晕船。跟周老师出海总是非常愉快,能了解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出海的奇闻异事。跟着周老师出海也总是很安心,南海陆坡的第三个航次,周老师安排我做航次的首席科学家,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但是有他在,航次上遇到的大风大浪似乎都不是问题了。”

此外,张瑞峰的博士导师严重玲教授和南加州大学的合作伙伴Seth John教授也在许多方面为他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在学术上,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如何科学地思考,有效地工作,更学到了如何做一个有亲和力的导师,如何耐心引导学生工作,如何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让人有梦想,并且能让人为了梦想不断前行。令人欣喜的是,张经院士已经加入上海交大海洋学院,Edward Boyle院士也将以访问讲席教授的身份加入学院,周朦院长担任首届本科生班主任,他们都深入教学第一线,学院师生们也得以近距离感受他们的大师风采。

 

筑梦:以海为伴,与浪共舞

10年的时间里,张瑞峰的累计出海时间已经达到了600天,经历过的航次有20余个,包括中国边缘海、北太平洋、西太平洋、北大西洋、北冰洋、南大洋等;参加了2012年、2015年、2018年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和中国第32、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

作为一个海洋科学家,出海科考十分重要。在一线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知识,是在办公室或者实验室望尘莫及的。“只有在一线,你才能知道海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出海的时候可以了解每个站位的天气情况、生物情况等等,有时候你在现场的一个小发现可以引导你产生崭新的想法,对海洋科学有一个新的认识。”

在海上,张瑞峰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为了充分利用出海资源,他经常会在一个航次里给自己安排多个项目任务。在一次航次中为了在到站之前抓紧完成任务,他在三天里只睡了几个小时。“上船就是为了完成科考任务,而且我很珍惜出海的机会,能多采集一些样品,分析一些数据,就多做一些。”

2018级博士生沈展和张瑞峰一起参加了GP09(KK1903)中国GEOTRACES西太平洋航次。在这个航次中,他亲眼目睹了张瑞峰的工作状态。“在船上张老师承担了每一次的过滤任务,常常熬夜过滤到凌晨。同时,他还是培养组的主力、表层拖体走航采水的负责人。他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但总是亲力亲为。”

张瑞峰的研究方向是痕量金属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水中的痕量金属,例如Fe、Zn、Cd等,参与了海洋浮游植物重要的生命活动,他们的生物地球化学规律可通过影响海洋的碳、氮循环,进而影响全球气候。但是金属的船体和缆绳、海水的盐分的基体效应,为获取无金属污染的海水样品、为准确的痕量分析造成了困难。为此张瑞峰的研究手段涉及海水样品的无污染采集,基于ICP-MS的含量和同位素分析。

学院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时候,达不到研究所需的条件,张瑞峰想方设法将样品带到国内或者国外其他具备相关条件的实验室。他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发不会引入污染的、能反应真实海水含量的采水装置,设计能够准确精密分析含量的实验室分析方法。可以说,海洋学院洁净实验室就是张瑞峰一手建立起来的。

洁净实验室目前配有2台百级洁净工作台、1台百级安全柜、1台seaFAST (ESI),为开展海水痕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室平台。学院同时配有适用于痕量元素分析的走航连续表层水采集拖体系统、小体积痕量金属海水剖面采集装置以及一个20英尺洁净集装箱实验室,可保证获取无沾污的高质量海水样品。洁净实验室在海洋化学的痕量元素分析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圆梦:言传身教,亦师亦友

在学生眼中,张瑞峰是一个非常负责细心,也十分关心学生的老师。他也一直在努力向诸多榜样看齐,教导学生时亲力亲为,与学生相处时亦师亦友。

博士一年级的吴劲楠在进入张瑞峰的团队之前,对洁净操作完全没有经验。张瑞峰就像十年前他的导师Boyle教授一样,从最基本的操作开始,给吴劲楠细致地讲解洁净实验操作的整套流程。“张老师会特别仔细地观察我操作的每个步骤,如果有不标准的地方,他都会耐心示范,纠正我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对于学生的培养,我想就跟带孩子一样,需要导师的陪伴。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细节的把控,让他们养成好的作实验的习惯,懂得如何去思考,但最终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我希望我能尽我所能为每个学生提供最好的平台,给他们充分的发挥空间。”

张瑞峰经常组织团建活动来增进课题组的感情,活跃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张瑞峰也会给予他们鼓励。“即便在平时的科研和学习上我做的不好,张老师也很少会批评我。他总是积极肯定我所做的工作,同时鼓励我把事情做得更好。”

每次出海时,张瑞峰都会尽量把学生带上船。在科考船上,他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基础水平,给学生分配不同的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科考任务中,在航次中有所收获。在繁重的科考之余,他也经常与学生们分享一些有趣的经历。“张老师在海上总是充满活力,既能带我们辨认星座和鱼类,又给我们展示他的拿手厨艺,风趣幽默的张老师经常和大家打成一片。”

同样是教学,对张瑞峰来说,海上教学和课堂教学区别很大。“我讲的第一门课的名字是无机与痕量分析,坦率地讲,如果让我给我自己讲课打分的话,我会打不及格”,张瑞峰回忆着最开始上课的场景说,“讲课跟做一个学术报告和写一篇科学论文不太一样,需要有非常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才能讲得好,讲得深入浅出。”

认识到不足之后,他投入了大量精力去“修炼”。办公室的书架上放着几本海洋化学相关的教科书,他经常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中挤出时间去学习,“我计划下学期新开一门课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动力学》,希望经过几年的锻炼,我的课能让我自己和学生都满意。”

 

绘梦:蓝色梦想,改变人生

说起第一次出海的经历,张瑞峰想了想说,“我在厦大读博的时候去过红树林,从鼓浪屿到漳州,这个算吗?”

在厦门大学读书期间,他与海洋最亲密的接触就是从厦大思明校区白城校门出去,穿过马路去海边坐坐,听听海浪,吹吹海风,有时跟同学一起到海里游游泳,租条小船到无人岛上去烧烤。那时的他绝不会想到,自己以后会与海洋更加亲密。

在美国访问期间与海洋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带来了张瑞峰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看到北大西洋静谧和湛蓝的蓝色,第一次看到与科考船一起乘风破浪的海豚,第一次看到海上日出和日落时的绿太阳。这些此前人生经历中从未见过的奇妙景观,让他对海洋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诸多前辈的引导下,加上出海时感受到这片深蓝的魅力,张瑞峰第一次真正有了梦想。而这个蓝色的梦想,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他永远都会记得在北极边采样边要提防北极熊的忐忑,在南极考察时经历“雪龙”号撞击冰山的惊险,台风来之前要完成最后一次采样的紧张和兴奋,还有印象最深的在海南文昌八门湾因搁浅不得不半夜开船回岸边的时候恰逢夜光藻藻华,小船在行进过程中波浪激起的荧光,小鱼伴随着游泳时划出的荧光,仿佛梦工厂的入场动画一般的奇妙画面……海洋带给他的除了研究成果外,还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

张瑞峰办公室的柜子上,放着几个背包和行李箱,里面装着一些衣服和日常用品。可能对他来说,出海是一件太平常的事,所以要时刻准备着。一年之中,他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海上科考,经常被人问到“你到底是在上海还是在海上”,也经常会被人夸奖“你的牙很白”。也许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是辛苦的,但海洋科学家们认为这项工作更是幸运的。张瑞峰也这么觉得。

“我发自内心的喜欢我目前从事的职业,因为这项工作不止能将我带到很多常人无法到达的地方,感受大自然的伟大,需要勇气和力量;同时,也让我能分析得到目前能达到最为精密的自然界中的微观数据,需要智慧和耐心。”

©2019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官网-上海交大海洋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