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海洋研究院成功举办南大洋观测系统罗斯海区域国际研讨会
发布日期: 2017/09/22

9月10-13日,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研究院、“南大洋(南极海洋)观测系统(SOOS)”国际组织在上海主办第一次南大洋观测系统罗斯海区域研讨会。本次会议的协办单位还有美国海洋碳与生物地球化学计划(US Ocean Carbon & Biogeochemistry Program)、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等国内外研究机构。

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研究院院长周朦、新西兰国家水与大气研究中心研究员Mike Williams,以及意大利那不勒斯帕斯诺普大学教授Giorgio Budillon担任主席。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40余人,包括国际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研究组织(IMBER:Integrated Marine Biogeochemistry and Ecosystem Research)前主席Eileen Hofmann、新西兰水气国家研究院南极研究所常务主任Vonda Cummings、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资深极地科学家Thomas W. Trull、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研究员Bastien Queste、韩国极地研究院研究员李湘元等20名来自于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意大利、英国和韩国的科学家,以及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吴军、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大可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乔方利、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原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陈立其、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宪勇、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发组织(CSIRO)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主任蔡文炬等20多名国内极地海洋专家。会议由周朦和Mike Williams主持。

吴军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罗斯海研讨会为研讨罗斯海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及国际合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他回顾了我国过去五年中对罗斯海和南大洋在海洋与大气变化,海洋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历史;期待本次罗斯海研讨会对罗斯海长期监测做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可实施的计划,祝此次合作圆满成功。中国在SOOS执行小组代表陈大可院士对SOOS的使命及主题进行了阐释,并指出SOOS需要多学科、长期极地观测平台,中国的极地海洋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必将对南大洋观测做出更加重大的贡献。Mike Williams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和目标。

有关南大洋和罗斯海的环流、融冰监测和研究,意大利那不勒斯帕斯诺普大学教授Giorgio Budillon对罗斯海大陆架环流和待探索领域及意大利在南极的长期观察进行了概述,新西兰水气国家研究院研究员Mike Williams就南极-罗斯海冰架与海洋相互作用及新西兰在南大洋冰架观测作出主题报告并提出对深度及融化率等观测的需求,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院教授Ted Maksym综述了海冰分布以及气候变化的研究,美国欧道明大学教授Eileen Hoffman就罗斯海与南大洋的环流模型,物理机制的理解进行了阐释,并提出对该领域发展的设想,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乔方利介绍了波浪与环流耦合模型及海洋局在南大洋的航次计划,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Joellen Russell做了罗斯海海域碳与气候的观测与模型的研究报告。
在罗斯海区域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方面,欧道明大学教授Peter Sedwick,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前极地办主任陈立其、意大利海洋研究院教授Leonardo Langone,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教授Wolfgang Rack,意大利热那亚大学教授Stefano Schiaparelli,新西兰水气国家研究院教授Kim Goetz和周朦分别就罗斯海区域溶解铁的源和输运、浮游植物对铁和营养盐的响应、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海气通量和碳通量、浮游动物的种群和分布、磷虾的种群分布和习性、渔业声学、鱼类对陆架物质交换的作用,以及将海豹作为海洋学传感器载体等重要前沿领域做了主题报告。
有关保护区的工作,新西兰第一产业部资深顾问Alistair Dunn通过媒体介绍了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框架下海洋保护区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合理使用的意义,新西兰政府及公约缔约国对保护区监测和管理的义务和责任;中国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代表黄海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宪勇做了有关磷虾和鱼的声学生物量评估工作的报告;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史久新和新西兰水气国家研究院研究员Vonda Cummings分别做了有关SOOS OASIIS Working Group(Observ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Ocean below Antarctic Sea ice and ice shelves)和ANTOS(Antarctic Near-shore and Terrestrial Observing System)的工作和计划介绍。报告的最后部分是各个国家介绍了自己在南极罗斯海过去的观测和未来的计划。
主题报告结束后,来自五个国家的三十多位科学家分成三组,分别就罗斯海区域主要的科学问题,认知这些科学问题所需要测量的状态和过程变量,空间和时间的观测精度和范围,未来观测计划所需要的平台、设备和传感器,国际合作的方式和方法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南极罗斯海是世界海洋中最大的生态保护区,此次会议对未来35年罗斯海的监测和研究计划提出了科学依据与技术路线,希望通过科学家和政府间的合作,共同管理、保护、利用与共享南大洋的生物与环境资源,为人类造福。
【背景介绍】在全球变化和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的背景下,南大洋(俗称:南极海洋)的气候服务功能、渔业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成为世界科学组织及国家政府之间合作的热点。在南极公约的框架下,众多国家提出南极海洋生态保护区,以此保护对南极海域渔业和海洋的权益;因为南大洋吸收了人类活动热增量的90%和海洋碳通量的25-50%,海洋学家建立了“南大洋观测系统”国际组织(SOOS :Southern Ocean Observing System),组织和协调南大洋的科学观测和研究。2016年在新西兰和美国的提议及中国的支持下,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欧盟的代表决定在南极罗斯海地区设立全球最大的海洋保护区。
©2019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官网-上海交大海洋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