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上海新闻广播电台报道:“爱国情 奋斗者”——把课堂建在甲板上的海洋科学家
作者:刘康霞 供稿:上海新闻广播电台 摄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 发布日期: 2019/07/20

我国正加速海洋科技创新,挺进“深蓝”。不久前,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顺利交付,在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的进程中,无数科研人员在为之奋斗。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周朦教授就是其中一位,已年过六十的他,每年还要多次出海,奋战在科考一线,把课堂建在先进科考船的甲板上,为中国培养新一代一流海洋科学家,这是海洋科学家周朦回到上海报效祖国的初心。

这是第35次南极科考过程中,“雪龙”号碰撞冰山,周朦和科考队员们一起铲雪的过程。

虽然今年已经62岁,但是只要一出海,登上科考船,出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样样仪器会操作、站在一线的矫健身影。“我们学海洋的,决不能光说不干”,这是周朦经常说的一句话。

周朦:“我就说到了船上不仅是在大方面做一个提炼,同时也当最具体的技术员干活,所以我就去不仅把去的时候的数据看,而且把过去几年的数据也看了,将来怎么分析,我也在那边给他们做。”

大学时一趟坐船往返的青岛之旅,让周朦对浩瀚蔚蓝的海洋产生了向往,毛遂自荐成为我国物理海洋的奠基人之一毛汉礼院士的研究生,硕士毕业时,毛汉礼院士让他出国看看再回来。出国求学工作,周朦坚持从事海洋科学的研究并获得多项荣誉。2012年,苏纪兰院士的电话唤起了他心中的使命。

周朦:“他就说周朦你回来,就是简单一句话,我和他就在电话里边聊了差不多两三个小时,他说我们国家的现在瓶颈就是做观测,缺乏仪器设备。对中国的海洋事业的热爱触动了我。”

2013年,周朦来到上海交大,推进了海洋研究院的建立,立志融合海洋科学、工程与技术,陆续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海洋及海洋技术等学科方向。

周朦:“办海洋学院的一个最大的初衷,希望可以把海洋工程、海洋技术、海洋科学能够紧密地结合起来,也就是为什么当时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来做这个事儿,希望把最好的工程师和技术员都带到我们海洋事业里面去。大部分的海洋观测平台和这个传感器95%以上靠国外进口,一定要改变这个现状。”

过去的30多年里,周朦参加过南极海洋考察14次,北极海洋考察10次,以及数十次太平洋、大西洋和地中海考察,有着丰富的经验,现在他是带着学生一起出海,手把手教学生观测理论和设计,如何使用观测仪器,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博士研究生单聪文多次跟着导师周朦出海,也更坚定自己对海洋事业的热爱。

周朦:“通过出海,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容易让人喜欢上海洋的一个过程。通过这个仪器的下放,通过这个数据的采集,真正知道我在这片海洋中测到的数据,对我们研究的课题和对我们的研究方向有什么意义,当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的时候,船上的老师还有学生真的是很兴奋的。”

让世界海洋科学的前沿研究队伍中不乏中国人的身影,培养新一代一流海洋科学家是周朦报效祖国的初心。今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将迎来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方向的首批本科生,周朦告诉记者: “我还报名准备秋季的时候我们第一批生入学,我给他们当班主任,和学生打成一片。”

 

原文及采访音频请点击:【听】“爱国情 奋斗者”——把课堂建在甲板上的海洋科学家

 

 

撰稿:上海新闻广播电台记者 刘康霞
图片: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
转载自上海新闻广播电台 

©2019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官网-上海交大海洋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