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到访上海交通大学,走进极地与气候变化实验室
作者:谢安琪 发布日期: 2020/09/29

9月21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和市长龚正陪同下在上海考察。9月2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李克强走进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考察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并来到了海洋学院极地与气候变化实验室,与师生共同探讨气候变化相关问题。

极地与气候变化实验室由海洋学院访问讲席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Michael L. Bender牵头组建。在极地与气候变化实验室,李克强参观了冰样品前处理和高精度气体同位素质谱仪,周朦院长陪同介绍,年轻科学家胡焕婷进行了部分操作演示。

“这容器中是否是液氮?”“气候变化是否是由于工业革命后的二氧化碳释放所引起的?”李克强询问实验室仪器设备、气候变化机制等问题,问得特别详细。周朦向李克强介绍了南极冰芯定年的背景和过程,温室气体的排放原因以及自主研发的船载走航系统。得知通过冰芯中气体同位素分析可以反演百万年的地球和海洋气候历史,走航系统可以检测现代海洋的生产力和碳通量,从而认识现在和未来的气候变化、服务国家发展,李克强表示:“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

总理的来访引起了师生的热议,振奋了全体师生的士气,更加坚定了大家为海洋强国做贡献的决心。

年轻科学家胡焕婷作为极地与气候变化实验室的一员,为总理现场展示了实验室的工作内容,她激动地说:“总理对我们冰芯包裹气定年及古气候反演的工作非常感兴趣,提出了多个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间关系的问题,并赞扬我们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总理的话更加激励了我深化气候变化、重建古代环境研究的信心,探究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具体影响,为我国未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这句话,也深深地鼓励了研究生王芊芊。她说:“我瞬间感到科研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科学研究使我们可以接近事物运行本质,而不是被现有观念所束缚,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

年轻科学家高咏卉说:“总理关心科技发展,心系全球变化,对厘清海洋-全球最关键的碳库如何改变表现出极大兴趣。海洋吸收了大量CO2,是减缓全球变化的主要机制。我们海洋学院汇集了全球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科学家,聚焦于极地海洋碳通量的研究;为厘清物理环流-营养盐结构变化-浮游植物对碳的净吸收,建立了从高空间分辨率的走航检测体系。总理指出我们的气候变化研究工作很重要,我们很受鼓舞!”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科建设始于2013年7月,以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相结合为特色,专注认知海洋过程、资源环境保护和利用、认知全球变化和治理及海洋探测技术。目前已建成物理海洋实验室、极地与气候变化实验室、走航技术实验室、洁净实验室、生物海洋实验室、微生物海洋学实验室、深海技术实验室以及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室(在建)。

实验室详情见海洋学院官网介绍:http://soo.sjtu.edu.cn/kxBase.html

©2019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官网-上海交大海洋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