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海洋人:心存诗与远方 肩负使命担当
作者:张召儒 编辑:谢安琪 发布日期: 2019/06/14

2019年4月27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挪威研究理事会共同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多重压力下中国南海与挪威海北部陆坡生物资源与生态系统动力学的比较研究”(Stressor)首个挪威海航次正式起航。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的11名师生在挪威特罗姆瑟登上Helmer Hanssen号调查船,同来自6个国家的科学家共同开启为期16天的亚北极海域科考旅程。

中国南海北部陆坡和挪威海北部陆坡生态系统都是生物资源的热点区,是多种经济鱼种的产卵和育幼地,同时也是受自然过程变化、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区域。在不同的自然变化、人类的干扰和管理政策下,南海陆架生态系统承受着过渡捕捞、富养化和污染物的巨大压力,环境生态遭受严重破坏,反之挪威海也经历了人类长期利用,特别是渔业和油气工业,但是环境生态仍然处于健康状态。

此次研究比较的是这两个系统的不同的生态过程、工业发展历史、科学认知深度及管理政策,这将对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产生重大意义。

青春无畏,重任在肩

在海洋学院出征的团队中,青年教师们——来自物理海洋方向的张召儒、钟贻森、刘海龙和生化团队的高咏卉,在此次航次中担当了重要的科研任务和责任。

中挪航次是刘海龙老师参加的第一个正式的海上调查航次,首次出海就到了亚极地海域,被大家称为“出道即巅峰”。海洋学院的科研理念是“观测先行”,海洋学院多位年轻教师都是从数值模拟领域逐渐进入观测领域并步步深入,刘海龙也是如此。他对第一个航次充满了兴奋,这种兴奋既来自于亚极地海洋波澜壮阔、千变万化的景象,又来自于对MVP、CTD和Sailbuoy等多种仪器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经历。这个航次可以算是刘海龙老师出海观测的热身赛,因为2020年2月他即将踏上观测领域的另一个高峰——和多国科学家一起参加国际漂流冰站计划(MOSAiC),在北极开展为期两个月漂流探索研究。

临行前,张召儒老师被项目的中方首席科学家、上海交大海洋学院院长周朦任命为中方领队。虽然不是第一次担任领队,但张召儒在接过任务的一刻,脸上看似云淡风轻,心情却是无比复杂。一副沉甸甸的担子瞬间上了肩头,这份沉甸来自于一名资深科学家对年轻科学家的信任与嘱托,来自航次科考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人员与仪器安全能否成功保障、与国外科研团队能否顺利磨合的未知。

事实上,在出征之际,另一艘刚刚起航的大船——交大海洋学院正处在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的制定实施都需要周朦院长的参与和把握。在繁重的工作面前,周朦仍然带领团队来到特罗姆瑟,完成了与挪方团队的对接和对航次工作的部署,并同以往历届航次一样,亲自参与和指导年轻科学家的备航工作,延续着他在科研一线亲力亲为的作风。在科考船启程的那一刻,怀着对年轻人的希望和嘱托、以及对无法亲自参与航次的遗憾与眷恋,他在岸边挥手告别,直至Helmer Hanssen驶出视线之外。

海洋学院为中青年科学家提供着各种各样的观测平台,充分践行了自然科学领域“实践出真知”的理念。让年轻人勇挑重担、带队工作在海上第一线是周朦院长回国后一直在推动的事情。他也一直站在年轻人的身后,以技术员身份为航次保驾护航,为年轻人“打工”。科学奉献精神和一代代人之间理念的传承有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行动就是最好的语言。

身先士卒,德行为先

此次航次有5名海洋学院的学生,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他们中有好几个都是第一次参加国际航次的科考,对这次海上航行期待满满。学院的老师们也希望他们能通过科考船这个特殊的课堂,提高在海上工作能力、丰富实际出海经验、增强对自己研究方向的认知。为了让学生们有所收获,老师们在科考的每个环节都是躬身力行。

朱一无老师是团队中的两位资深科学家之一,迄今为止已参加了12次南大洋航次和12次北极海航次,具有非常丰富的极地科考经验。她在航次中负责激光颗粒散射仪(LISST)和激光浮游生物计数器(LOPC)的数据采样操作和处理分析,这是她已耕耘20余年的研究领域,来到交大后也已经培养数位同学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包括这个航次中的物理海洋学博士生单聪文。

航次中多数实行12小时工作制,凌晨两点是朱一无老师和单聪文的交接班时间,但经常可以在三四点钟、甚至清晨看到师生二人在一起讨论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情景。在非工作时间,一无老师则成了学生们在航次中的文化向导,跟学生们讲挪威的传统文化和风俗礼仪。航行中有一天时间可以在罗弗敦群岛靠岸,需要一名交大人员留在船上参与面向当地中学生和教师的科普活动,其他人则可以上岛游览。一无老师毅然选择了成为留守人员,把游览的机会让给了年轻人。这种无言的照顾与关爱在航次中无时不在发生,让每个年轻人心中都充满了温暖。

航次结束后,几位学生在各自的体验日记中都表示收获满满,尤其是在实践能力上。这是老师们想看到的结果,也是海洋学院一直追求的目标之一。学院始终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课程学习的同时,全过程参与科研训练、科研实习和海洋科考,发挥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交叉融合优势,锻炼学生独立科研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海洋学科复合型人才。

学科融合,协同攻关

海洋学院在历届航次中形成了一个优秀传统就是即时处理并绘制数据,为每一天的航线设计提供最新信息。这个传统也被带入了挪威航次,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等不同学科方向的师生们在一次次的数据采集、分析中互相学习、共同合作。

钟贻森老师负责处理每天的ADCP数据,朱一无老师和博士生单聪文处理每个站位的LISST数据,高咏卉老师即时分析走航系统的生物净生产力信息,博士生董卉子每天接收并处理海洋所胡仔园老师发来的拉格朗日相关结构场图片,博士生苏志强负责EK60声学数据的校正处理,张召儒老师则负责处理绘制每个MVP断面的水文数据。

除此之外,钟贻森老师还主要参与了MVP和CTD的操控、下放和回收、底层水的采集以及无人船sailbuoy的释放工作。无论是在操控室、CTD操作台还是甲板上都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被挪方航次首席技术员John-Terje亲切地称为“second hand”。他在中挪航次中实现了多方位的工作体验和积累,未来几个月他将陆续担任周朦老师主持的基金委重点项目航次首席科学家、自然资源部中德合作项目航次的中方领队。

生化团队高咏卉老师算是海洋科考的“资深教师”。她的表层水走航系统船上最高大上的观测平台之一,能够实时抽取海洋表层水样进行氧氩比测定,用来反演海洋中群落净生产力的信息。她对系统中如迷宫般进水管路的安装与拆卸,已经是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在过去几年来,这套系统成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中的常驻仪器,为揭示南极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海洋学院的历个近海调查航次中,这套走航系统也一直在发挥着重要功效,不断提供着从河口到外海的生物净生产力演变信息。在本次航次中,高老师对于获取的净生产力初步结果的展示得到了引起了其他团队的浓厚兴趣,为他们分析浮游动物的聚集特征提供了有效的参照数据。

张召儒老师主要负责携带多探头的拖曳式观测工具Moving Vessel Profiler(MVP)的运行和数据处理,同航次的首席Sünnje搭对班,做站位时则负责操控采水器的下放。在非仪器操作时间,作为中方领队,她需要协助Sünnje制订后续航次计划,确定中方团队工作的顺利运行及与挪方团队的有效对接。

海洋学院不同学科方向的师生们汇聚成了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他们的分析结果不断为船上的其他科考团队提供最新信息,并且协助航次首席设计制订下一步的作战方案,在整个科考期间发挥了重要的力量。

文化交融,世界大同

说起在船上别样的体验,不得不提的就是与国外科学家们的相处。在国内,上海交大海洋学院是一个大家庭;在船上,海洋学院这个家庭又融入到另一个更大的家庭中。

在这艘科考船上,除了来自上海交大海洋学院的中国科学家和学生外,还有很多来自挪威、法国、德国、苏格兰等国家的科学家们。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科学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相互支持、交流并进。

每晚8:30-9:30是航次例会时间,除了讨论作业计划外,例会也给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们提供了学术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张召儒、钟贻森和高咏卉分别介绍了海洋学院基金委重点项目中近海拖曳式走航系统的应用及其科学发现、本航次的流速分析结果和走航系统分析结果。在例会上,他们也观赏到了艺术家通过胶片的形式对水生生态系统的记录与演绎,从另一个视角认识了自己的工作,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之美。

忙碌的工作之余,餐厅、休息室、甲板都成为了老师和学生们与国外科学家进行科学与文化探讨的场所。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科学家的交流,可以了解到他们在航次中的工作内容、最关心的问题和不同国家的趣闻,既增长了见识,也带来了许多乐趣。

在航次即将进入尾声之际,海洋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还成为了首席科学家Sünnje的中文老师,成功带出了能流利书写“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尺度涡”的挪威“学生”。

在船上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来自各个地方、各个研究所的人汇聚到一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学习的机会。海洋学科间可以互相了解,不同文化也借此机会得以交融。

“我们和挪威团队、与各国科学家和艺术家之间不仅进行着科学问题的研讨、技术的交流,还不断在进行思想的碰撞和文化的交融,这也是此行的最大收获之一。”

爱与远方,砥砺前行

出海科考也意味着与家人的分离。与同事告别、与家人告别在海洋学院是经常会上演的一幕,这一别真的可能就是咫尺天涯,是来自地球南北极的距离。但好在有后方如家人一般的同事们的倾力相助。离开上海前,海洋学院的朱珠老师对张召儒说:“家里有什么事情就跟我说一声。”看似平淡的一句,却饱含了学院海洋人之间的互相支持与帮扶。开船前,张召儒发完最后一条朋友圈,她女儿同桌的妈妈、同在交大工作的陈老师发来一条消息:“娃这边万一有什么需要尽管告诉我。钦佩。”交大人对海洋事业的热情与支持是他们前进的动力之一。

解决了后顾之忧,迎来的即是前线的各种挑战。

科考船不是庞大而舒适的游轮,船上摇晃的时候,仪器和电脑都要用绳子固定,甚至于睡觉都要扶着床边的栏杆而不至于从床上滑落下来。晕船是每个海洋人出海要面临的第一道考验,也可能是伴随你一生的事情。航次中天气突变十分常见,几个小时内可以同时经历大风、大雪甚至于冰雹。出海的前几天,船上的很多人都有明显的晕船反应,大家靠着晕船药才能从边吐边干活的状态中缓过来,从只能吃苏打饼干变为可以享受挪威厨师准备的大餐,“药不能停”是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调侃语。

交大海洋人从来不畏惧挑战与艰辛,他们会将此当做一种人生的馈赠,并始终将这种体验视为珍宝。

5月11日,航次在圆满结束了所有的考察任务后启程返港。在返航途中,海洋学院的师生看到了此生见过的最美丽的日落和余晖,这也是大自然为这个航次画出的最美的句号。海洋工作者的幸运之一是能够见识到常人所不能见的海洋之辽阔壮美、自然之变幻无穷,这也是他们在海上艰苦工作的最好馈赠。

“做一名海洋学家是艰辛的,但同时也是幸运的。”张召儒说,“因为可以有多样的人生体验。”他们永远不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也许是碧波万顷,也许是惊涛骇浪,但有一句话或许能够最好代表他们的心声——

不管前路如何,我等仍将继续前行!

©2019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官网-上海交大海洋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