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环球科研 拖动地球、点击亮点查看更多内容
师生风貌 interview
张瑞峰:
我的梦想在蔚蓝大海
在海洋学院的年轻科学家里,海洋化学方向的张瑞峰老师可以说是“出海小能手”。他每年平均有三个月的时间是在海上度过的,海洋对他来说就像是一个固定的栖息地,每年总有一段时间要到海上去,足迹遍布除了印度洋以外的所有大洲和大洋。
连琏:
交大四十载,深情系海洋
连琏老师自“九五”计划起连续多年担任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员,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生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在海洋领域为追赶超越西方国家而努力,参与制定国家海洋发展规划,培养的毕业生大多工作在国家骨干科研单位的第一线。”这就是同事眼中的连老师。
张召儒:
海洋学院“资深”的年轻教师
张召儒是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物理海洋方向一名“资深”的年轻教师。说她年轻,是因为她是一名85后;说她资深,则是因为她在海洋学院的前身——海洋研究院最初成立时就已经加入。
周朦:
“爱国情 奋斗者”——把课堂建在甲板上的海洋科学家
把课堂建在先进科考船的甲板上,为中国培养新一代一流海洋科学家,这是海洋科学家周朦回到上海报效祖国的初心。
苏纪兰:
始终牵挂着祖国的海洋
苏纪兰,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海洋学家。长期致力于中国近海及河口海洋动力学研究,多年来一直关注并呼吁解决我国近海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问题。
王风平:
简单的人,做一件简单的事
从水稻到微生物海洋,再到发现“深古菌门”,再到如今的生物地球化学交叉领域研究,王风平老师一直在不停地跨界,不停地学习。虽然这样很累,但是在她看来,只有这样才能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发现别人没发现的问题。
张宇:
永远好奇,永远热泪盈眶
“我一直在想我研究的高压有什么特殊的点?怎么才能总结出一种机制或者规律?怎么从看现象过渡到抓本质?人类现在对海洋尤其是深海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而探索未知是人类的本能。”
佟子安:
沙漠里的一棵胡杨
从祖国的西北边陲小城出发,他用坚持与汗水,拼搏出优异的成绩和多项荣誉——专业排名第一,担任班长、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荣昶储才计划七期组长,获校级“三好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五四评优“优秀团干部”,获校级及以上科创奖项3项。他也用行动和担当,诠释着饮水思源,参与10余项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900 小时。
郑璐曦:
筑造有意义的靓丽青春
带着热爱前行是郑璐曦一直以来的坚持,未来的她会保持初心,以行动传递内心坚定的力量,努力实现自身更大的社会价值,筑造更有意义的靓丽青春。
李保生:
热爱、奋进、逐梦——做梦想远航的水手
李保生致力于从事气候动力学和气候模式的研究工作,无论在交大学习,还是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他都将不忘初心,坚持自我的选择,赤忱地向梦想前行!
郭宗哲:
从上海交大到联合国,他将中国声音传播到国际舞台
郭宗哲2000年出生在中国黄河边上的一个小乡村。 2021年,他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攻读海洋科学硕士学位。郭宗哲热爱自然、敬畏生命,曾前后多次参加野生动物保护活动,并积极传播野生动物保护策略。2023年1月26日至6月26日,郭宗哲受邀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东亚及东北亚办公室(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East and North-East Asia Office)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实习工作,成为了东北亚次区域环境合作计划秘书处的一名环境事务实习生。
张睿妍:
心向大海,不负热爱
让更多的人像自己一样受科学启发,让更多的海洋生物真正被认识、被保护,让这些神奇的生物们能够继续活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里,在张睿妍心里,这是她作为一名海洋生物研究者身上担负的责任,以及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王正祎:
在青春和科研之海破浪前行
青年是最美好的年华,虽有变数却充满机会,虽跌跌撞撞却不坠志向。王正祎希望自己作为青年一代,能够坚持向上走,努力科研,关心海洋,热爱生活,在青春和科研之海不断破浪前行。
郑华:
愿为滴水,入海无悔
响应“向海洋进军”的号召,他已将个人理想融入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中,愿为尘埃,置身星海,愿为滴水,入海无悔。
蒙泽:
海天之间的追风少年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怀揣梦想,勇往直前!
王艳琳:
浪潮中前行
作为海洋学院的第一届本科生,前方的道路充满很多未知。但是在王艳琳看来,对海洋的热爱和海洋学院的温暖会不断激励她在浪潮中前行。
回到顶部